制定了一条锂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的闭环回收策略。通过拆卸电池,在水中提取锂化石墨中的锂,然后吸收CO2,转化为Li2CO3,用于直接再生LiCoO2,不需要添加额外锂盐,而降解石墨则通过脱锂活化再生。不同失效程度的LiCoO2再生后容量可达130 mAh/g,而降解石墨再生后容量可达370 mAh/g,与商用材料相近。通过直接拆卸电池,提取负极(锂化石墨)中的锂,用于正极材料(LiCoO2)被除铁的直接再生;实验表征和理论计算表明,再生过程中层状正极材料边缘的缺陷和内部的锂空位是Li+进入层间的关键。石墨中的锂直接与水反应,并吸收CO2转化为Li2CO3,无需额外的沉淀剂,可确保产品纯度,避免分离和纯化步骤。PTMS筒式磁选机工艺优化。优化工艺包括优化晶体尺寸与形貌、降低表面残锂量、减少材料中细粉含量等,从而对三元材料的电化学性能产生有益影响。
以剩余容量为70%的降解LiCoO2为例,再生LiCoO2简称为R-LCO。R-LCO颗粒具有光滑的表面,而D-LCO颗粒在边缘具有明显的断裂。再生过程中,Li2CO3首先附着在台阶状微裂纹上,然后加热分解为Li2O。由于缺锂,D-LCO的断裂部分已部分转化为氧化钴,Li2O与之反应实现LCO的再生,进行PTMS筒式磁选机除铁。随后,新生成的LCO颗粒逐渐长大,覆盖所有微裂纹,从而生成表面光滑的LCO颗粒。用原子力显微镜检查了D-LCO断裂截面,其结果与SEM图像相同。LiCoO2具有层状结构,锂的脱插嵌主要发生在ab平面,因此裂缝沿c轴分布。热重分析和原位X射线衍射结果显示,D-LCO与Li2CO3混合后加热至500°C之前未发生反应。在500–700°C观察到显著的重量损失,此时峰移动到较低角度,表明晶体沿c轴膨胀。
尽管重量损失在700°C以上继续增加,但峰停止移动。因此,再生发生在500–700°C范围内。其中,Li2CO3热分解产生的Li2O进入CoO6层间,导致晶格膨胀。为了验证这种晶格膨胀,使用高分辨率透射电子显微镜比较了D-LCO和R-LCO的晶面间距。D-LCO的晶面间距为3.9Å,R-LCO的为4.8197,与XRD结果一致。X射线吸收近边缘结构也证实,Li嵌入了LCO。中峰对应于Co原子的扭曲八面体环境。D-LCO中的峰强度更高,表明Li去插层引起Co 4p轨道与3d轨道产生更大的杂化。R-LCO中峰强度较低,表明PTMS筒式磁选机发生了逆过程,即在再生期间发生了锂的重新插入。主峰与从Co原子射出的光电子多次散射有关。当脱锂时,主峰移向更高的能量,而当锂插入时,则相反。R-LCO中的峰B明显转移到较低的能量,证实发生了锂的插层。扩展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光谱表明,Co4+离子被还原,其中R-LCO的Co-Co壳中的配位数(4.0±1.0)和键距小于D-LCO。
佛山盛翰机械科技有限公司,咨询电话:13929972692